分享
類型: |
仿真動物 |
重量: |
70kg |
尺寸: |
4米 |
動作: |
嘴張合、頭左右、呼吸、擺尾、叫聲 |
簡介: 仿真動物及史前動物,是參照真實的動物圖片或復原圖片,純手工制作。選用高仿真毛發或者真動物毛皮植入皮膚,手工彩繪,制作出等比例或者按比例縮放的仿真動物。制作出來的仿真動物生動逼真,細節可圈可點,幾乎以假亂真的地步。 |
相關產品
仿真猛犸象
猛犸象(Mammuthus primigenius),又名毛象(長毛象),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。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,其中草原猛犸體重可達12噸。猛犸象和亞洲象是在480萬年前,由相同的祖先分支下來的;而非洲象則是在大約730萬年前,更早地從這個族譜中分離出來的。
仿真老虎
虎(學名:Panthera tigris ;英文名:Tiger): 大型貓科動物;毛色淺黃或棕黃色,滿有黑色橫紋;頭圓、耳短,耳背面黑色,中央有一白斑甚顯著;四肢健壯有力;尾粗長,具黑色環紋,尾端黑色。
仿真北極熊
北極熊(拉丁學名:Ursus maritimus (Phipps, 1774),是熊科熊屬的一種動物,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,又名白熊。皮膚為黑色,由于毛發透明故外觀上通常為白色,也有黃色等顏色,體型巨大,兇猛。
仿真鏟齒象
在距今1000多萬年前后的中新世時代,地球上出現了一種十分特化的象類。它的下頜極度拉長,其前端并排長著一對扁平的下門齒,形狀恰似一個大鏟子,故得名鏟齒象。鏟齒象生活在河湖邊,用鏟齒切斷并鏟起淺水中的植物,再靠長鼻子幫助把食物推入嘴中。鏟齒象當時廣泛分布于歐亞非等各個大陸,數量眾多,但是直到400萬年前的上新世卻全部滅絕。
仿真獅子
獅子(學名:Panthera leo;英文名:Lion):簡稱獅,中國古稱狻猊。是一種生存在非洲與亞洲的大型貓科動物,是現存平均體重最大的貓科動物,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。
仿真羚羊
《山海經》中《西山經》有提到麢(líng),就是現在的羚羊。羚羊是對一類偶蹄目??苿游锏慕y稱。羚羊類的動物總共有86種,分屬于11個族、32個屬。對于分類學,羚羊并沒有特定的專指哪個科或屬。羚羊的特征是長有空心而結實的角,是區別于牛、羊這一類的反芻動物。人們把羚羊作為一個類群已達到共識,物種存活委員會建立的“羚羊專家組”,即是把這一類動物作為一個動物學研究和保護的單元。
仿真大象
大象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陸地棲息群居性哺乳動物,通常以家族為單位活動。大象的皮層很厚,但皮層褶皺間的皮膚很薄,因此常用泥土浴的方式防止蚊蟲叮咬。象牙是防御敵人的重要武器。
仿真狼
灰狼(學名:Canis lupus):是哺乳綱、食肉目、犬科的動物。是人類社會通常簡稱的“狼”,共有38個亞種。體型中等、勻稱,四肢修長,趾行性,利于快速奔跑。頭腭尖形,顏面部長,鼻端突出,耳尖且直立,嗅覺靈敏,聽覺發達。犬齒及裂齒發達;上臼齒具明顯齒尖,下臼齒內側具一小齒尖及后跟尖;臼齒齒冠直徑大于外側門齒高度;齒式為3-1-4-2/3-1-4-3。毛粗而長。前足4-5趾,后足一般4趾 ;爪粗而鈍,不能伸縮或略能伸縮。尾多毛,較發達?;依堑捏w色一般為黃灰色,背部雜以毛基為棕色,毛尖為黑色的毛,也間有黑褐色、黃色以及乳白色的雜毛,尾部黑色毛較多,腹部及四肢內側為乳白色,此外還有純黑、純白、棕色、褐色、灰色、沙色等色型。
仿真鯊魚
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,至今已超過五億年,它們在近一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。鯊魚,在古代叫作鮫、鮫鯊、沙魚,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,所以號稱“海中狼”。傳統觀念認為鯊魚的軟骨(即魚翅)中蛋白質很高,但這是錯誤的。雞蛋的蛋白質遠遠超過魚翅。此外,研究顯示,由于鯊魚體內易于富集汞,同時鯊魚翅中含有一定量的神經毒素,故對人體有潛在危害。因為幾十年來的大量獵殺,鯊魚存在滅絕風險。
仿真企鵝
企鵝(學名:Spheniscidae):有“海洋之舟”美稱的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游禽,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,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。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8種,大多數都分布在南半球。主要生活在南半球,屬于企鵝目,企鵝科。特征為不能飛翔;腳生于身體最下部,故呈直立姿勢;趾間有蹼;跖行性(其他鳥類以趾著地);前肢成鰭狀;羽毛短,以減少摩擦和湍流;羽毛間存留一層空氣,用以保溫。背部黑色,腹部白色。各個種的主要區別在于頭部色型和個體大小。
© 2018-2021 自貢市源中圓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:蜀ICP備18023866號-1 技術支持:四川百信智創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