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
類型: |
仿真動物 |
重量: |
50-2000kg |
尺寸: |
長2-10米(推薦尺寸、其他尺寸可定制) |
動作: |
張嘴、眨眼、頭上下、頭左右、呼吸、擺尾、叫聲(根據實際尺寸選擇合適的動作) |
簡介: 獅子(學名:Panthera leo;英文名:Lion):簡稱獅,中國古稱狻猊。是一種生存在非洲與亞洲的大型貓科動物,是現存平均體重最大的貓科動物,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。 |
尺寸:長3米
動作:嘴張合、頭左右、呼吸、擺尾、叫聲
仿真獅子
我們運用仿真技術設計創作了仿真電動機械獅子。它的內部采用鋼結構與機械的組合,可以實現每個關節的靈活運動。為了不影響機械運動和肌肉、皮膚對機械運動的損耗肌肉部分采用了高密度的海綿。表皮選用了超彈性纖維加上硅膠的組合。最后上色、植毛、化妝等裝飾。
仿真電動獅子表面柔軟,超高的真實性??砷L途運輸、防水、防紫外線,可以在-20度到50度環境正常使用。
仿真電動獅子可以在科技館、動物園、植物園、公園、景區、游樂場、小區、售樓部、商業廣場、城市景觀、農家樂、特色小鎮等場景使用。
相關產品
仿真野豬
是哺乳綱偶蹄目豬科豬屬下的動物,是一種中型哺乳動物。共有20個亞種,體重90-200千克;體長為1.5-2米,尾長21-38厘米,耳長24-26厘米;肩高90厘米左右。不同地區所產的大小也有不同。整體毛色呈深褐色或黑色,頂層由較硬的剛毛組成,底層下面有一層柔軟的細毛。背上披有剛硬而稀疏的針毛,毛粗而稀,亞種間和亞種內核型都有一些差異,染色體數(2n)在36-38之間,如西歐野豬2n=36或37,日本野豬2n=38,但彼此間沒有繁殖障礙??梢陨蟠?。
仿真劍齒虎
劍齒虎是指多種不同的物種,是大型貓科動物進化中的一個旁支,生活在中新世——更新世時期。主要是分類在貓科下的劍齒虎亞科、鬣齒獸科及獵貓科,且包括有袋下綱的兩個科,生存于新生代的不同時期,各自演化出像劍的犬齒。它們的上犬齒最長可達120毫米,縱然口合起來,其犬齒仍然清晰可見。劍齒虎一般都較現今的貓科粗壯,像熊一般。大部分劍齒虎亞科成員的捕獵對象是大型的食草動物。劍齒虎在早更新世時期滅絕后演化為似劍齒虎。美國洛杉磯市區的拉布里亞農場是世界上最不尋常的化石遺址之一,在這里發現了兩千多只劍齒虎的親戚刃齒虎的化石,使人們對劍齒貓科動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
仿真蟒蛇
蟒蛇(學名:Python bivittatus)是蟒科,蟒屬大型爬行動物。最大體長約3.5米,頭頸部背面有一暗棕色矛形斑,頭側有一條黑色縱斑,頭部腹面黃白色,體背棕褐色、灰褐色或黃色,體背及兩側均有大塊鑲黑邊云豹狀斑紋。
仿真老虎
虎(學名:Panthera tigris ;英文名:Tiger): 大型貓科動物;毛色淺黃或棕黃色,滿有黑色橫紋;頭圓、耳短,耳背面黑色,中央有一白斑甚顯著;四肢健壯有力;尾粗長,具黑色環紋,尾端黑色。
仿真企鵝
企鵝(學名:Spheniscidae):有“海洋之舟”美稱的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游禽,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,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。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8種,大多數都分布在南半球。主要生活在南半球,屬于企鵝目,企鵝科。特征為不能飛翔;腳生于身體最下部,故呈直立姿勢;趾間有蹼;跖行性(其他鳥類以趾著地);前肢成鰭狀;羽毛短,以減少摩擦和湍流;羽毛間存留一層空氣,用以保溫。背部黑色,腹部白色。各個種的主要區別在于頭部色型和個體大小。
仿真鯊魚
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,至今已超過五億年,它們在近一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。鯊魚,在古代叫作鮫、鮫鯊、沙魚,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,所以號稱“海中狼”。傳統觀念認為鯊魚的軟骨(即魚翅)中蛋白質很高,但這是錯誤的。雞蛋的蛋白質遠遠超過魚翅。此外,研究顯示,由于鯊魚體內易于富集汞,同時鯊魚翅中含有一定量的神經毒素,故對人體有潛在危害。因為幾十年來的大量獵殺,鯊魚存在滅絕風險。
仿真狼
灰狼(學名:Canis lupus):是哺乳綱、食肉目、犬科的動物。是人類社會通常簡稱的“狼”,共有38個亞種。體型中等、勻稱,四肢修長,趾行性,利于快速奔跑。頭腭尖形,顏面部長,鼻端突出,耳尖且直立,嗅覺靈敏,聽覺發達。犬齒及裂齒發達;上臼齒具明顯齒尖,下臼齒內側具一小齒尖及后跟尖;臼齒齒冠直徑大于外側門齒高度;齒式為3-1-4-2/3-1-4-3。毛粗而長。前足4-5趾,后足一般4趾 ;爪粗而鈍,不能伸縮或略能伸縮。尾多毛,較發達?;依堑捏w色一般為黃灰色,背部雜以毛基為棕色,毛尖為黑色的毛,也間有黑褐色、黃色以及乳白色的雜毛,尾部黑色毛較多,腹部及四肢內側為乳白色,此外還有純黑、純白、棕色、褐色、灰色、沙色等色型。
仿真海龜
海龜(學名:Chelonia mydas)是海龜科、海龜屬動物。頭背具對稱大鱗,前額鱗一對。上頜平出,下頜略向上鉤曲,顎緣有鋸齒狀缺刻。吻部短圓,上顎前端不成鉤曲。背甲呈心形,盾片鑲嵌排列;椎盾5枚;肋盾4對,第一對肋盾不與頸盾相接,緣盾每側11片;喉盾前有單枚問喉盾;背腹甲間有一系列下緣盾。四肢槳狀,前肢長于后肢,每肢內側各具1爪。背甲橄欖色或棕色,雜有黃白色放射紋;背甲橄欖色或棕褐色,雜以淺色斑紋;雄陛尾長,達體長的二分之一,前肢的爪強大而彎曲成鉤狀。
仿真鏟齒象
在距今1000多萬年前后的中新世時代,地球上出現了一種十分特化的象類。它的下頜極度拉長,其前端并排長著一對扁平的下門齒,形狀恰似一個大鏟子,故得名鏟齒象。鏟齒象生活在河湖邊,用鏟齒切斷并鏟起淺水中的植物,再靠長鼻子幫助把食物推入嘴中。鏟齒象當時廣泛分布于歐亞非等各個大陸,數量眾多,但是直到400萬年前的上新世卻全部滅絕。
仿真鱷魚
鱷魚(Crocodile)一種冷血的卵生動物。鱷魚是極其珍貴的動物。鱷魚不是魚,是爬行動物,鱷魚之名,或是由于其像魚一樣在水中嬉戲,故而得名“鱷魚”。
© 2018-2021 自貢市源中圓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:蜀ICP備18023866號-1 技術支持:四川百信智創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