劍角龍-自貢恐龍網

作者:李宇 發布時間:2018-08-27 來源:百度百科

    劍角龍(屬名:Stegoceras)又名頂角龍,是種草食性恐龍,屬于鳥臀目厚頭龍下目,生存于晚白堊紀的北美洲。劍角龍身長2米。劍角龍是由勞倫斯·賴博(Lawrence Lambe)在1902年命名,學名在希臘文意為“有角的頭頂”。

中文學名  劍角龍
拉丁學名  Stegoceras
別    稱  頂角龍
二名法    Stegoceras Rex
界        動物界
門        脊索動物門
亞    門  脊椎動物亞門
綱        蜥形綱
亞    綱  雙孔亞綱
目        鳥臀目
亞    目  厚頭龍下目
科        劍龍科
屬        劍龍屬
種        惡靈龍、棒爪龍、亞洲角龍、安尼柯龍等
分布區域  北美洲、加拿大
恐龍體長  2米
食    性  植食性
出現時期  晚白堊紀

生活習性 
     劍角龍的頭顱骨厚度為3英寸厚,頭部后側有一圈骨突。在1971年,彼得·加爾東(Peter Galton)提出厚頭龍下目恐龍與劍角龍的顱頂,是雄性用來求偶而碰撞用的,如同現今山羊與麝牛行為。后來的理論則認為這些顱頂是用來攻擊掠食者;因為如果顱頂是用在求偶的碰撞行為的話,兩只恐龍若沒有準確的對準,很容易撞擊到對方的頸部。
盡管如此,仍有特征可支持劍角龍以頭互撞的理論,例如:充滿肌肉的短頸部可將顱頂與頸部對準在正確的角度、強壯的背部(可從劍角龍僵硬的尾巴了解)更能承受來自頭顱的撞擊、充滿肌肉的后腿可能可以承受沖擊,并協助劍角龍保持位置。而骨細胞的生長樣式,顯示頭顱骨曾受到巨大的外來壓力。
然而,目前還沒有發現傷痕以支持這個理論,仍有爭論頭顱與腦部是否能承受撞擊,頭顱內部并沒有空間可吸收沖擊。羅伯特·巴克(Robert Bakker)因此提出它們是以側面或胸部來相互撞擊,而非頭部。也有人提出厚頭龍類在互相撞擊時,頭部、頸部、與身體可呈平行狀態,以承受撞擊力道。但是,沒有證據顯示任何恐龍能夠保持者這種姿態。相反地,從厚頭龍類的頸椎與前部背椎顯示出它們的頸部以S或U形狀彎曲,但這個理論仍未確定。


     目前廣為接受的理論是,厚頭龍類以頭部側面互相碰撞。首先,頭顱的形狀會減少正面撞擊時的接觸面,而使撞擊時頭部偏離。此外,厚頭龍類的頸椎與前段背椎呈S形或U形彎曲,而非筆直,會減少沖撞的力道。最后,大部分厚頭龍類的頭部相當寬,可以保護內部重要器官,這特征支持了這個假設。
當第一次發現劍角龍的部分頭顱骨時,它們一度被認為擁有腹肋(Gastralia),但其他鳥臀目恐龍通常沒有腹肋。這個觀點已改變,因為這些腹肋其實是骨化肌腱。 [1] 


形態特征
     盡管個子不大,劍角龍可不是個好惹的家伙。這種兩足行走的食草動物來自一個不同尋常的恐龍家族:腫頭龍家族共同的特征是都長有一塊又厚又圓的頭蓋骨。它呈半圓形,由許多小骨塊組成,蓋住了它的眼睛和后脖頸。這塊頭骨在劍角龍剛出生的時候并不是很厚,隨著小龍的逐漸長大,它也越長越厚。某些專家相信他們分別找到了雄劍角龍的頭蓋骨和雌龍的化石。他們發現有些劍角龍的頭蓋骨比另一些的厚,這些較厚的骨頭可能是雄劍角龍身上的。一只雄劍角龍的頭蓋骨可達6厘米——足足頂得上半塊磚了。劍角龍五倍于人頭骨厚的頭蓋骨還是它對付兇猛敵人的有力武器。一只劍角龍自衛時的樣子可真是嚇人!大多數攻擊者都經不起這么猛的一撞,它們不是斷根肋骨就是折條腿。


售前:13340800567

售后:13890094337

您的姓名 :

您的電話 :

您的留言 :

© 2018-2020自貢市源中圓科技有限公司 保留一切權利
備案號:蜀ICP備18023866號-1 ?服務熱線:13340800567

最新国产91精品第二页,影音先锋最新91国产在线,国产探花TP视频在线视频观看,在线看欧美成人中文字幕视频小说,91国产大全一区在线观看,亚洲欧美国产综合在线1